清乾隆年间,銮舆卫和珅偶尔在皇上面前展露才华,被提拔重用,又偶然救了书生王杰与青莲。青莲乃詹岱之孙女。詹岱伪造皇上的“罪已诏”,又阴谋行刺皇上。山东巡抚孙士毅然因害怕王杰参与告发自己贪污“河银”,诬陷王杰伪造“罪已诏”,青莲与和珅也受此牵连。詹岱救孙女,反落入圈套。李侍尧为袒护孙士毅,与詹岱做了交易,仍把伪“罪已诏”扣在王杰头上。皇上明察原委,赦免和珅与青莲。鄂桂见王杰博学有才,奏请皇上准许王杰戴枷参加科考,乾隆准奏。王杰不负鄂桂所望,考中首榜。和坤探明詹岱之动机牵涉到多尔衮冤案,奏请皇上为百姓前的睿王冤案昭雪,朝廷上下一片哗然。乾隆顶着压力支持和珅,恢复青莲宗籍。而李侍尧与鄂桂不和,经此矛盾更深。銮舆过济宁,知州朱珪被上属孙土毅勒索得无钱恭迎,被迫给寡妇拉犁推磨,以换取王寡妇帮着接待。朱珪迎驾迟缓,令皇上不快。孙土毅害怕自己贪墨败露,趁机阴谋陷害朱珪。皇太后知道朱珪因河堤出险忙碌,懿旨不究。在青莲与和珅协且下,朱珪弄到孙士毅的贪墨证据。孙士毅被治罪,李侍尧也连带受罚。但是,李侍尧不甘心,借“石匠吊孝”栽赃陷害一世清正的鄂桂,鄂桂忧愤而死。浙江巡抚福长安勒索其下属。和珅设下圈套,举荐李侍尧做调查浙江“亏空”的钦差。李侍尧对福长安心存袒护,王杰拿到福长安贪污的证据,李侍尧迫于无奈判定福长安死罪。但和珅却趁机为福长安求情,使福长安得到皇上宽恕。和坤拉拢到福长安,却因此与王杰有了矛盾。与此同时,和珅在苏凌阿与吴省兰的利诱下,开始与他曾经厌恶的贪官为伍,至使清正廉洁的朱珪、王杰与和坤保持距离。李侍尧任云南总督后,贪墨习气未改。皇上命令和珅以考察“养廉银”的名义往云南调查。和坤离间李侍尧与布政使盛怀仁,通过盛怀仁搞到李侍尧贪污的证据。和珅笑纳了李侍尧的贿赂,却把李侍尧送进大牢。
江南发生了严重灾情,皇上委派王杰为赈灾大臣。十七船赈粮被盗。皇上又急派和珅去追查赈粮被盗一案。负有责任的漕运御史和总兵先后遭到暗害,和珅很快查明,原来赈粮被盗根本就是骗局,背后另有阴谋,凶手就是江浙总督恒春,但和珅有把柄在恒春兄弟恒善手里,不敢揭出这个幕后黑手。王杰虽有所察觉,却苦无证据。回京城后,和珅利用“文武补子”整治恒善。接着,王杰与和珅一起查处恒家兄弟隐瞒母亡,王杰知道和珅从中得了贿赂,设下圈套向皇上建议,让和珅把恒家兄弟假扮母亲的乞丐认证“义母”。和珅从此也嫉恨王杰,伺机报复。保定长五争夺财产打死人案,王杰初次调查比较粗心,给和珅提供了报复他的机会。和珅与受害者长二姑合谋,在查案的同时抢占了对方的地产,又强逼与长五有勾结的保定知府把地产也过户给长二姑。
王杰察觉和珅在办案中御私,但契据上不是和珅的名字,所以王杰把和珅上告到皇上那里,反而遭到皇上处罚。王杰交不起“议罪银”,被罚到长芦盐场做两个月盐丁。 王杰无意之中卷入“白条子”风波,被押进大牢。王杰被青莲救出后,从长芦盐场逃跑,顺藤摸瓜查出和珅与苏凌阿勾结,利用长芦盐场的税银私开钱庄。王杰在通州拦住御驾回京的皇上,让皇上去看和珅的钱庄。但和珅灵机一动,把事情全扣在苏凌阿身上。皇上命令查封这些钱庄。苏凌阿虽作替罪羊,但应上交内务府的税银没了着落,和珅焦急之中听信新纳妾长二姑的建议,铤而走险让徐长春把帑银盗出放利。朱珪察觉了徐长春一伙偷盗帑银,徐长春挟持了朱珪的养女菊仙(王杰之妻)逃跑。
和珅一看事情败露,就要求福长安把徐长春除掉,杀人灭口,徐长春识破和珅的诡计,挟持菊仙逃往长芦,试图与王杰作交易,保住自己的性命。王杰与青莲赶到与徐长春约定的地点时,徐长春已经遭了福长安的毒手。福长安把菊仙的死归在徐长春头上一怒之下把和珅押入死牢。 由于,调查此事的福长安把盗帑银罪全归在徐长春头上,很快和珅就得到皇上的赦免。
王杰从各方面调查到下面各省亏空严重,皆起因于和珅的“两银”制,向皇上奏明,废除“两银”制。和珅声称王杰之说无凭无据。于是,皇上让王杰与和珅下去调查,和坤每到一地,事先向那些贪官通风报信,结果王杰没有查出亏空。皇上把王杰流放新疆。和珅挤走了王杰,正满心欢喜,长二姑却发现和府管家刘全一真贪污和府金银财宝。和珅动怒,秘密处死刘全。
王杰到了新疆,查出索若木策凌“玉石案”,一案牵扯出一批官员,证明了两银制的危害。王杰又回到宫中来。和珅知道乾隆有意立永琰为太子,但永琰喜欢的是朱珪与王杰这样的大臣。和珅感到岌岌可危,就暗中搞鬼试图使乾隆废除永琰,王杰与朱珪暗中极力维护永琰,使和坤的阴谋无法得逞。和坤就变斥为拉拢,送给永琰玉如意,借以表示忠心。永琰并不买和珅的帐。乾隆传位于永琰,和珅时时用太上皇压制永琰。 乾隆辞世。永琰命令和珅与福长安守灵,不得擅离。王杰与朱珪持皇上密令查抄和珅家,得到证据。王杰确定和珅二十条罪状,皇上下令把和坤凌迟处死。和孝公主哭求皇兄开恩,给和珅留全尸。皇上惦念兄妹情分,令和珅自缢。 朱珪辅助永琰登基成功,病逝。王杰成了首辅。